小學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教學方法
一、教學方法的概念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辦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fā)展的方法。
教授法必須依據(jù)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于主導地位。
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時,要依據(jù)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2)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3)學生特點;(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5)教師業(yè)務水平、實際經(jīng)驗及個性特點。
二、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tǒng)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講授法可分為講述、講解和講演三種方式。講述是教師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材料、敘述事物產(chǎn)生變化的過程。講解是教師對概念、原理、規(guī)律、公式等進行解釋說明和論證。講述講解各有側重,但在教學中常結合使用。講演則是系統(tǒng)全面地描述事實,深入分析和論證事實并歸納、概括科學的結論。
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fā)生聯(lián)系。
2.講授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
3.講授應具有啟發(fā)性。在講授中善于提問并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使他們的認識活動積極開展,自覺地領悟知識。
4.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準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jié)奏。
講授法的優(yōu)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fā)揮,就會出現(xiàn)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二)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特別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
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fā)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jù)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tǒng)化已學的知識。啟發(fā)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
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識。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教師要對談話的中心和提問的內容做好充足的準備。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準備好談話的問題、順序,如何從一個問題引出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
第二,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能引起思維興奮.即富有挑戰(zhàn)性和啟發(fā)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符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程度和經(jīng)驗。
第三,要善于啟發(fā)誘導。當問題提出后,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利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或對直觀教具觀察獲得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思考,研究問題或矛盾的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獲取新知。
第四,要做好歸納、小結。這樣使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化、科學化,并注意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幫助他們準確地掌握知識。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危垣@取知識的方法。其優(yōu)點在于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選好問題是討論的前提,問題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有討論、鉆研的價值。
第二,要善于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fā)引導。啟發(fā)他們獨立思考,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圍繞中心議題發(fā)言。
第三,做好討論小結。討論結束前,教師要簡要概括討論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tǒng)的知識,糾正錯誤、片面或模糊的認識。對疑難和爭論的問題,教師要盡力闡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許學生保留意見。
(四)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或現(xiàn)代化視聽手段.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演示的特點在于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不僅是幫助學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識的手段.也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
演示所使用的工具可分為以下四大類:實物、標本、模型、圖片的演示;圖表、示意圖、地圖的演示:實驗演示;幻燈、電影、錄像的演示。
演示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使學生明確演示的目的、要求與過程,主動、積極、自覺地投入觀察與思考。讓他們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考慮什么問題。
第二,注意持續(xù)性和引導性。演示前,教師要明確演示的目的和關鍵,選擇好演示的教具,演示時.教師要結合講授進行,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演示必須精確可靠、操作規(guī)范,演示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觀察到的結果以及各種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綜合得出正確結論。
第三,通過演示,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清楚、準確地感知演示對象,并引導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
第四。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以使目的明確?,F(xiàn)象明顯。(五)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練習的種類很多,按培養(yǎng)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有: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技巧的進程分有: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chuàng)造性練習。
練習法的基本步驟是教師提出練習的任務,說明練習的意義、要求和注意事項,并做出示范:學生在練習時,教師要巡回輔導,練習之后教師要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總結。
練習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與要求.掌握練習的原理和方法。這樣能防止練習中可能產(chǎn)生的盲目性。從而提高練習的自覺性。
第二,精選練習材料,適當分配分量、次數(shù)和時間,練習的方式要多樣化,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第三,嚴格要求。無論是口頭練習、書面練習還是操作練習,都要嚴肅認真。要求學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達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創(chuàng)造性。
除了上述五種主要的教學方法之外,在我國中小學還存在著其他一些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下面進行簡單介紹。
(六)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所提出的課題和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因此,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又稱之為發(fā)現(xiàn)法.其特點是關注學習過程甚于關注學習結果,要求學生主動參加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去。
(七)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情感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根據(jù)一定的教學要求.有計劃地使學生處于一種類似真實的活動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綜合地對學生施加影響的一種教學方法。
以情感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只重認知,忽視情感的弊端.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豐富學生的各種生活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和審美情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點是其應用的范圍有限,有些抽象的知識不能用此法來掌握。因此,它更多的是作為一類輔助性的教學方法來使用的。
以情感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欣賞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
1.欣賞教學法
欣賞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體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寓教學內容于各種具體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活動之中,以喚起學生的想象。加深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情感上的體驗。欣賞教學法一般也包括對自然的欣賞、人生的欣賞和藝術的欣賞等。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以形象為主體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特點在于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認知與情感、活動與環(huán)境、學習與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現(xiàn)的情境、圖畫再現(xiàn)的情境、實物演示的情境、音樂渲染的情境、言語描述的情境等。
(八)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后,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沿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于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后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準備性參觀、并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一)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jù)
1.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方向性的意義。教學目標是教學任務的具體化,它直接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目標可分為學期的、單元的和課時的目標。教學方法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選擇。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要對各種方法完成目標的可能性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法。
2.教學內容
不同的教學內容決定了所用教學方法的不同.要依據(jù)不同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法。
3.學生年齡特征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是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識基礎情況。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除受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學生年齡特征的影響外,還受教學手段、教學環(huán)境、教師特點等因素的制約。這就要求我們要全面地、具體地、綜合地考慮各種有關因素,進行權衡取舍。
(二)教學方法運用的綜合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
教學方法運用的綜合性是指根據(jù)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而不要長期只使用一種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運用的靈活性是指在實際應用中.要從實際需要出發(fā).隨時對其調整。
教學方法運用的創(chuàng)造性是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在把握現(xiàn)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造。